公历误差大现行农历是“中气置闰”法,更准确地说是“定冬至法(定冬至所在月为十一月法)”,所以农历的平均历年长度就是最新的回归年数(这个数也是变化的),约为365.24219日,利用这种置闰法的好处是能永远与回归年对应,而不会产生误差.根据当前国际天文学观测得出实际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平均时间为365.2422天所以当前的公历计时法只能说是相对准确的,如果标准时间365.2422天计算则每年实际相差为365.2425-365.2422=0.0003天 也就是说用当前的公历计时法,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不变则大约3000年后我们实际的计时天数与计时天数相差了一天.
阳历 因为阴历是根据古时候的二十四节气而且和历史有一定的联系,而阳历是根据地球自转周期计时,相对来说更科学.
农历呀,我过生日都是过农历的,这个比较准
农历准
一般地球上都用阳历,中国用阴历一般和传统节日、耕种、季节气候变化等有关
个人认为,阴历最准确.
阴历和阳历都在遵循的自然规律,都是准的.
农历为什么会有闰月?农历置闰月是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. 回归年与农历年有什么矛盾呢?先记住:回归年的总长度为365.2422日,朔望月的长度为29.5306日. 十二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,长度为29.5306*12=354.3672日,比
毫无疑问是公历,现在国家的法定假日,条例等实行都以公历为准.农历是古人发明一直用到现在而且有润月,有时候一年中农历有13个月,有时候12个月,而公历不会.所以公历是最科学.
阳历较准:阳历长度365或366日和绕太阳一周时间差不多,而阴历长度只有354~355日例如阴历的某一年在隆冬过春节,那么按照阴历过15~16年后,人们就会在盛夏过春节了阳历与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要求相一致,因而被广泛采用.但阳历历月中的日期数与月相完全没有关系,不过,与优点相比,这个缺点显然就不重要了.所以,还是阳历较准